摩根大通喊出 4000 美元!黄金牛市已变天,这次由投资者 “掌舵”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2025 年,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的 “狂飙” 行情。一季度突破 3000 美元大关仅是起点,5 月便迅速冲破 3500 美元,经历短暂震荡盘整后,近期再度爆发,一度站上 3800
2025 年,黄金市场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的 “狂飙” 行情。一季度突破 3000 美元大关仅是起点,5 月便迅速冲破 3500 美元,经历短暂震荡盘整后,近期再度爆发,一度站上 3800 美元高位。单看 9 月,现货黄金累计涨幅已超 6%,且全年已创下超 30 次名义价格历史新高。面对这一罕见走势,市场不禁发问:黄金为何 “疯了”?驱动其暴涨的核心力量究竟是什么?未来行情又将走向何方?



一、短期核心推手:美联储降息预期与政策博弈

黄金此轮短期暴涨,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转向直接挂钩,而就业数据疲软、政治压力干预等因素,进一步放大了这一驱动效应。

1. 超预期降息引爆金价

北京时间 9 月 18 日凌晨,美联储做出关键决策: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 25 个基点,至 4.00%~4.25%。这是自 2024 年 9 月以来的首次降息,更超出市场预期的是,美联储明确表态 “年内还将有 2 次降息”。这一鸽派声明瞬间点燃黄金市场热情,现货黄金价格直线拉升,最高突破 3700 美元 / 盎司,不仅创下名义价格新高,更突破了 1980 年经通胀调整后的历史峰值。
从资产逻辑来看,黄金与国债同为传统避险资产,但两者存在 “替代效应”:当降息导致国债收益率下降时,黄金 “零利息” 的短板被弱化,其避险属性反而凸显 —— 毕竟在其他收益性资产吸引力下降时,黄金的保值功能会成为市场首选。

2. 就业 “爆雷” 与政治压力加剧市场焦虑

除了降息本身,两大因素进一步强化了黄金的上涨动力。一方面,美国就业数据连续两个月不及预期,市场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升温,避险需求持续释放;另一方面,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持续向美联储施压,试图通过政治力量影响货币政策,这引发了市场对 “美联储独立性受损” 的担忧。
尽管美联储利率决议需由 12 位投票委员共同决定,但政治影响力已显现端倪。此次降息投票中,11 人支持 “降息 25BP”,唯一反对者是刚获参议院确认的美联储理事斯蒂芬・米兰 —— 这位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并非反对降息,而是主张 “一次性降息 50BP”,其立场更偏向激进宽松。此外,FOMC 公布的 “点阵图” 也透露出鸽派信号:多数委员预测年内利率将降至 3.7% 左右,而其中一个偏离值低至 2.9%,进一步暗示未来宽松空间较大。
正是基于对宽松政策的预期,国际投行纷纷上调黄金目标价。例如瑞银明确表示,将今年底黄金目标价上调至 3800 美元,明年 6 月目标价上调至 3900 美元,除降息因素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与强劲的投资需求也被列为核心利好。


二、长期根本逻辑:对美元资产的 “信任危机” 与去美元化

如果说降息是短期催化剂,那么市场对美元资产的 “不信任” 则是黄金长期上涨的根本动力 —— 在美元霸权松动、全球风险加剧的背景下,黄金成为了分散风险的核心选择。

1. 美元霸权虽未瓦解,但 “信任裂痕” 已现

尽管短期内美元仍将维持全球核心货币地位,其霸权难以彻底瓦解,但 2025 年的一系列事件,让市场对美元资产的信心出现动摇:关税政策反复无常、美国国内政策不确定性攀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债务规模激增…… 这些问题让全球投资者开始寻求 “非美元资产” 以分散风险。而在缺乏更优替代标的的情况下,黄金凭借 “无主权属性”“千年硬通货” 的特质,自然成为市场首选。
回顾历史,黄金与美元的 “博弈” 早有先例:20 世纪 70 年代,法国总统戴高乐因对美元不信任,推动美元与黄金脱钩,迫使美国重建信用;80 年代美国走出滞胀、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信用恢复后,黄金进入震荡周期;80-90 年代,黄金长期横盘,直到新的风险周期来临。而过去 20 年,黄金已经历两轮风险驱动的上涨:2000-2008 年次贷危机撕裂美国与全球经济联系,2015-2016 年后贸易战、关税摩擦等风险加深,黄金开启新一轮上涨 —— 当前,我们仍处于这一周期中,且尚未看到结束迹象。

2. 全球央行 “弃美债、购黄金”:去美元化的关键信号

一个值得警惕的拐点已出现:全球央行持有的黄金储备,首次超过其持有的美债规模。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去美元化进程的加速,更成为支撑金价长期走高的核心力量。
从具体数据来看,中国是 “购金潮” 的重要参与者:中国央行已连续 8 个月增持黄金,2025 年二季度净购金 6 吨,上半年累计增储 19 吨;同时,中国民众购金热情高涨,实物黄金需求强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 “大幅减持美债”。不止中国,《2025 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 的受访央行预计 “未来 12 个月内全球黄金储备将进一步增加”。这种全球性的 “黄金增持潮”,本质上是对美元信用的集体 “用脚投票”,也为金价未来飙升埋下伏笔。


三、未来走势展望:短期存回调压力,长期震荡向上格局难改

面对黄金的 “疯涨”,市场最关心的问题是:未来还能涨多少?会不会回调?从短期技术面与资金面、长期基本面来看,黄金将呈现 “短期震荡、长期向上” 的格局。

1. 短期:超买 + 获利了结,回调压力显现

9 月 26 日的行情已释放出短期调整信号:现货黄金在冲破 3800 美元后,迅速回落至 3760 美元附近。这一回调背后有两大原因:
一是数据面与情绪面的博弈。当日公布的美国 8 月 PCE 物价指数(同比 2.7%)、核心 PCE 物价指数(同比 2.9%)均符合预期,显示月度通胀压力稳定,市场对 10 月降息的概率预期维持高位,短期曾推高金价;但与此同时,黄金多头选择 “获利了结”—— 毕竟短期涨幅过大,落袋为安的需求强烈。
二是技术面超买与资金流分化。从技术指标看,黄金 14 日 RSI 指标接近 80,处于近 10 年 90% 以上的分位水平,属于严重超买状态,部分投资者选择止盈离场,导致短期抛压增加。从资金流来看,近一个月全球黄金 ETF 呈现 “区域分化”:美国市场是主要买盘,前三大黄金 ETF 合计流入约 3670 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出现流出,两只黄金 ETF 合计流出超 265 亿美元,成为全球唯一显著减持的区域 —— 这与人民币升值趋势形成有关,人民币升值后,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吸引力下降。此外,散户仍在边际增持黄金,但机构已开始逐步减持,进一步暗示短期热度可能降温。

2. 长期:驱动因素未变,震荡向上仍是主基调

尽管短期存回调压力,但支撑黄金长期上涨的核心逻辑并未改变:美国劳动力市场持续走弱、关税摩擦导致的全球增长担忧(周期性因素),以及美国债务高企、美元地位松动、美联储独立性受损(结构性因素),仍将为黄金提供支撑。
国际投行也普遍看好长期行情。例如花旗研究指出,黄金牛市短期内将继续,已将 3 个月目标价从 3600 美元上调至 3800 美元;不过在 10 月 3 日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公布前,黄金缺乏新的催化剂,可能维持区间震荡。
从技术面来看,未来需关注两大关键点位:下方支撑位在 3725 美元区域,若能守住这一位置,或迎来逢低买入机会;若跌破长期趋势线,则可能触发更深度的调整。反之,若黄金能强势突破前期高点(避免形成 “更低的高点”),多头将有望再次冲击 3800 美元甚至更高位置。


结语

2025 年黄金的 “疯涨”,并非偶然的市场炒作,而是短期货币政策、长期美元信用与全球风险共振的结果。尽管短期可能因超买、获利了结出现回调,但在降息预期延续、去美元化加速、全球风险未消的背景下,黄金 “震荡向上” 的长期格局难以改变。对于投资者而言,需理性看待短期波动,更需关注长期趋势 —— 毕竟在 “不确定性” 成为全球经济关键词的当下,黄金的保值与避险功能,仍将是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