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未来赛道”卡位战的关键期,上海正以资本为笔、生态为纸,绘制未来产业发展的全新蓝图。近日,设立不足两年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完成关键性扩募,规模从100亿元跃升至150亿元,80亿元资金已实缴到位。这一“闪电扩容”不仅创下国内早期硬科技基金的扩募纪录,更标志着上海探索“政策+资本+生态”的未来产业培育模式迈入新阶段,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政策破题:专项债打开科技投资新通道
此次基金扩募的核心突破点,在于打通了专项债支持未来产业的创新路径。据《科创板日报》从知情人士处获取的信息,基金扩募紧密响应国务院“扩大专项债券投向领域”的部署要求,是上海市专项债券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标杆实践。2025年上海市政府专项债券(十九~二十三期)信息披露文件显示,该笔专项债通过结构化设计,既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安全属性,又赋予基金市场化运作的灵活空间,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风险共担”的良性机制。

资本布局:三级矩阵织密硬科技投资网络
扩募后的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正构建“母基金统筹+子基金扩散+直投突破”的三级投资矩阵。就在扩募宣布前两天,基金刚敲定第三批6只子基金投资决策,加上前两批布局的12只基金,目前已形成覆盖18只子基金的多元化投资网络。这些子基金各有专攻:有的聚焦AI for Science底层算法,有的深耕量子计算硬件,有的则瞄准光刻机光源等“卡脖子”技术,形成对未来产业赛道的全方位覆盖。直投领域更是亮点纷呈。基金已在四大前沿赛道锁定标杆项目:可控核聚变领域,深度参与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落地上海,围绕聚变装置、高温超导带材等核心环节完成产业链布局;脑机接口领域,通过合作设立的博联脑科学投资基金,推动3个大院大所成果转化项目进入临床阶段;量子计算领域,投资的超导量子芯片项目运算精度突破国际前沿水平;硅光领域,助力浦东打造产业聚集区,EUV光源技术取得阶段性突破。这种“子基金撒网+直投攻坚”的策略,既保证了投资广度,又实现了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
生态筑底:未来启点社区激活创新全链条
上海的未来产业布局,不止于资本注入,更在于构建可持续的创新生态。以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为抓手,上海国投公司正加速打造“未来启点社区”,构建起人才挖掘与评估、人才培养、孵化赋能、社区运营四大核心模块。与传统孵化器不同,该社区以“创业实战”为核心,引入AI for Talent技术手段,已建立包含238个科学家项目的人才库,精准匹配技术、资本与市场需求。社区的独特价值在于打破创新壁垒:通过联动166家高校院所,解决“实验室成果难转化”的痛点;联合子基金投资人和产业链龙头企业,为创业项目提供从技术验证到量产落地的全周期支持;开设“科学家+企业家”双导师实战营,培育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正如上海国投公司相关负责人所言,未来启点社区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未来产业的“创新反应堆”,通过要素聚合产生“化学反应”,让硬科技创业从“单打独斗”变为“集团作战”。
战略纵深:国资引领下的未来产业突围战
从特斯拉产业链集聚到张江脑科学创新中心崛起,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国资的战略引领。此次未来产业基金扩募,更是将这种引领作用推向纵深。作为市属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上海国投公司已形成清晰的未来产业投资图谱:在能源革命领域押注可控核聚变,在智能革命领域布局AI for Science与脑机接口,在信息革命领域攻坚量子计算与光刻机光源,通过“技术孵化—资本赋能—生态协同”的闭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企业集群。这场未来产业的突围战,上海正展现出独特的系统思维:以专项债创新破解资金瓶颈,以三级投资矩阵扩大覆盖范围,以未来启点社区培育创新土壤。当150亿元资本与全链条生态服务相遇,不仅将加速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更将为中国未来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生态支撑”的新路径。在这场关乎未来的竞争中,上海正以资本为矛、生态为盾,向着全球未来产业高地稳步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