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投 OpenAI 1000 亿,OpenAI 给 Oracle 3000 亿云服务费,Oracle 再向英伟达下单 1000 亿 —— 这个被投资者玩坏的 “左脚踩右脚登月” 模型,数字上漏洞百出。OpenAI 的 3000 亿要 2027 年才启动,Oracle 未来三五年给英伟达的钱撑死不过几百亿。但没人在意细节,玩梗者真正的目的,是把生成式 AI 浪潮矮化为 “热门公司自娱自乐”。
对这群人,我只想说:别浪费时间争论,他们是 “期货死人”。看不清 AI 将重塑人类社会的本质,却执着于用细节否定大局,这种判断力,连村口下棋都不够格。

一、从 “过时大厂” 到 “万亿候选人”:Oracle 的疯狂三年
三年前,Oracle 还和 IBM、Cisco 挤在 “上一代硅谷遗老” 的名单里,如今却成了市值冲击万亿的黑马。这种逆袭,比微软的复兴更具冲击力 —— 微软靠纳德拉十年布局,Oracle 只用了三年,且每一步都踩着悬崖边。它的逆袭路径只有两条,每一条都写满 “疯狂”:
- All in GPU 云:把数据中心建成 AI 弹药库别家云厂商还在平衡 CPU 与 GPU 资源时,Oracle 直接把新建数据中心全改成 “AI 专用机房”。选址、规模、技术配置都像创业公司赌命,完全没有传统大厂的稳健。
- 举债到破产边缘:86% 负债率的豪赌为了建机房,Oracle 疯狂发债,带息负债突破 1100 亿美元,资产负债率飙到 86%,流动性指标差到警戒线外。对一家千亿市值公司来说,这不是激进,是把公司当筹码押上桌。
二、为什么是 Oracle?因为拉里・埃里森是 “硅谷初代疯子”
微软、亚马逊不敢赌的 GPU 云,Oracle 敢赌,核心原因只有一个:拉里・埃里森。这个三十年前就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简直是马斯克的 “先行版”,却比马斯克更极端:
- “低情商” 的真相:直白是对效率的敬畏他粗野、不讲礼貌,在中国会被骂 “情商低”。但恰恰是这种不搞虚头巴脑的风格,让 Oracle 在决策时少了内耗 —— 比起 “高情商” 的科长式管理者,他更像拿着手术刀的医生,直接剖开问题核心。
- “越权” 的本质:细节里藏着生死线管理学教材说 “CEO 要抓大放小”,埃里森偏要插手技术和日常管理。结果是,Oracle 的 GPU 云从设计到落地,没有一丝冗余 —— 那些信奉 “管理理论” 的公司,如今大多成了被收购的背景板。
- “苛刻” 的逻辑:优秀是逼出来的他对下属和合作伙伴的压榨,让 Oracle 成了 “最难待的公司” 之一。但就像马斯克的 SpaceX,没人会拒绝跟着疯子拿结果 —— 名利双收的背后,是对 “平庸” 的零容忍。
- “孤注一掷” 的底气:40.8% 股权就是话语权比尔・盖茨早把资产分散投资,埃里森却把 90% 以上身家押在 Oracle。40.8% 的股权让他不用看董事会脸色,能拍板 “赌上全部” 的决策 —— 这种魄力,职业经理人永远学不会。

三、幸存者偏差?不,这是人类进步的真相
肯定有人会反驳:“你这是美化幸存者偏差!Oracle 赢了是运气,输了就是破产!”没错,我就是在美化 “幸存者偏差”,因为人类史本身就是一场巨型幸存者偏差:
- 数亿年前,总鳍鱼要是不敢爬上岸,就没有今天的脊椎动物;
- 几十万年前,南方古猿要是不敢下树,人类还在树上啃香蕉;
- 几万年前,早期智人要是不敢走出非洲,就没有遍布全球的文明;
- 一万年前,晚期智人要是不敢尝试农业,我们还在靠打猎为生。
那些嘲笑 “幸存者偏差” 的人,本质是害怕风险的 “末人”。他们适合考公务员,过 “岁月静好” 的生活,这没问题。但他们不该否定 “疯子” 的价值,更不该把 “平庸” 当成 “理性”。
四、尼采的预言:末人永远赢不了疯子
讨论 Oracle 时,我总会想起尼采的 “超人” 与 “末人” 哲学 —— 最近和 GPT-5 聊得最多的,也是这个话题。埃里森、马斯克、伊利亚算不算 “超人”,或许有争议,但那些讨厌疯子、敌视怪人、歧视偏执狂的人,绝对是尼采口中的 “末人”:
- 他们会眨着眼问:“爱是什么?创造是什么?星星是什么?”—— 因为他们只关心眼前的苟且;
- 他们会说 “我们发明了幸福”—— 因为他们的幸福,是没有风险、没有挑战的 “安稳”;
- 他们会争吵,但很快和好 —— 因为 “吵架影响消化不良”,比起真理,他们更在意舒服。
五、庆幸吧:还有疯子在推动世界
这个世界最幸运的事,不是 “末人” 的安稳,而是 “疯子” 的存在。他们让人类在有生之年,能看到 AI 重塑社会,能看到技术加速进步。他们或许偏执、或许疯狂、或许不被理解,但正是这些特质,让人类不会停留在原地。
不爽的人,只能是 “末人”—— 因为他们永远不懂: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 “多数人共识” 的结果,而是 “少数疯子突破” 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