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开始念叨 “虚拟货币”“手机挖矿”“0 成本赚大钱”,你大概率要面对一场家庭版 “反诈攻防战”。早在 2023 年,无锡网上公安就曾明确预警:Pi 币骗局,专门围猎老年人。而如今,这场骗局还在以更隐蔽的方式,掏空无数家庭的退休金。

一、先看清:Pi 币究竟是啥?连 “空气” 都算不上
在拆解骗局前,我们必须先戳破 Pi 币的 “伪装”—— 它根本不是什么 “中老年版比特币”,而是一场精心包装的诈骗工具。
- 本质:无法兑现的 “数字玩具”Pi 币(Pi Network)号称 “手机就能挖的虚拟货币”,但它从未在任何主流交易所上市,也不能兑换人民币、美元等法定货币。你在 APP 里看到的 “Pi 币数量”,就像游戏里的 “金币”,只能在它自己的封闭系统里用,出了这个系统,一分钱都不值。
- 风险:被央视点名的 “诈骗嫌疑”2023 年央视报道中,公安部门明确指出 Pi 币带有诈骗属性。社交媒体上的风险提示更直接:“你持有的 Pi 币,本质是‘空气币期货’,一旦平台跑路,账户会直接归零。”
- 对比:和比特币差了 “十万八千里”很多老年人被忽悠 “Pi 币会像比特币一样涨”,但两者的核心区别在于 “流通性”:比特币能在全球交易所交易、兑现,而 Pi 币只能在自己的 APP 里 “自嗨”。用通俗的话讲,比特币是 “能花的钱”,Pi 币是 “纸上的数”。
二、再拆招:Pi 币如何让老年人 “自愿” 掏钱?三步洗脑术
Pi 币最阴险的地方,不是 “强买强卖”,而是用 “0 成本” 当诱饵,一步步让老年人主动交出退休金。整个过程分三步,环环相扣:
第一步:用 “免费挖矿” 拉人,先套时间
老年人接触 Pi 币的第一步,几乎都是熟人推荐:“闲着也是闲着,每天点一下手机就能挖矿,不花钱还能赚大钱。”实际操作也简单:每天打开 APP “签到”“看广告”,就能累积 “Pi 币”。这种 “低门槛” 让很多老人觉得 “反正不花钱,试试也无妨”,但这恰恰是骗局的开始 ——先让你投入时间,为后续 “沉没成本” 铺垫。第二步:用 “社群洗脑” 造梦,再洗认知
当老人开始 “挖矿”,很快会被拉进 “Pi 友交流群”。群里的 “老师”“资深派友” 会不断灌输虚假信息:- “1 个 Pi 币 = 2000 美金,以后能换奔驰”

- “国外都能用 Pi 币买房,特朗普都在挖”
- “你看群里张阿姨,已经靠 Pi 币在澳门提车了”这些真假难辨的 “喜报”,搭配伪造的新闻截图,让老人逐渐相信:Pi 币是 “晚年发财的最后机会”。更可怕的是,群里 100 个人都在喊 “Pi 币值钱”,这种 “群体效应” 会让老人彻底忽略子女的劝阻 ——他们宁愿信陌生人,也不信亲孩子。

第三步:用 “算力升级” 收割,掏空钱包
当老人对 “Pi 币发财” 深信不疑后,骗局的核心环节来了 —— 诱导你花钱 “提升算力”。“算力” 是 Pi 币 APP 里的 “加速工具”,算力越高,“挖币” 越快。而提升算力的方式,就是花钱:
- 买 “节点加速器”:从 “业内人士” 手里买所谓的 “节点”,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很多老人会掏空退休金买多个 “节点”;
- 交 “俱乐部服务费”:小城市里的 “Pi 友俱乐部”,帮老人升级 APP、解决小问题,一次收费几十到上千;
- 报 “财富网课”:群里的 “大牛” 开设课程,教老人 “怎么挖更多 Pi 币”,10 节课收费几万,甚至老师都是其他被忽悠的老人。到这一步,“免费挖矿” 早已变味,老人投入的钱,成了骗子口袋里的 “肥肉”。
三、深剖析: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中招?两大核心弱点被拿捏
Pi 币能精准围猎老年人,不是因为老人 “傻”,而是骗子精准抓住了他们的两大痛点:
- 时间空闲 + 财富焦虑:怕错过 “最后机会”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没事做,又担心 “给子女添麻烦”,想靠自己赚点钱。Pi 币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不用出门,手机就能挖,还能赚大钱”,让他们觉得 “抓住了人生末班车的财富机会”。加上骗子鼓吹 “Pi 币要涨价,现在不挖以后没机会”,进一步放大了他们的焦虑。

- 对新技术陌生:被 “专业术语” 忽悠骗子会用 “区块链”“生态”“赋能”“交易节点” 等专业术语包装 Pi 币,让老人觉得 “这是高科技,肯定靠谱”。很多老人为了 “搞懂”,会戴着老花镜做笔记、听网课,反而在 “学习” 过程中被进一步洗脑 ——他们以为自己在 “提升认知”,其实是在被骗子牵着走。

更阴险的是,骗子还会利用老人的 “信任链”:通过亲戚、老同事、广场舞队友拉人,让老人放下戒心。毕竟 “熟人推荐”,比陌生人的话更有说服力。

四、给子女:如何阻止父母陷入 Pi 币骗局?3 个实用方法
面对已经被洗脑的父母,硬怼只会让他们更反感。不如试试这 3 个方法,温和又有效:
- 先 “共情”,再 “摆证据”,别一上来就否定不要说 “你别被骗了”,而是先顺着他们说:“妈,我知道你想多赚点钱,不想给我们添麻烦,这个想法特别好。” 等父母情绪缓和后,再拿出证据:“你看无锡公安都发文说 Pi 币是骗局了,还有央视报道,咱们可不能上当。” 用权威信息打破他们的 “认知闭环”。
- 帮父母 “找事做”,转移对 Pi 币的注意力很多老人陷进 Pi 币,是因为太闲。可以帮他们报个老年大学、广场舞队、书法班,或者带他们旅游、陪他们聊天,让他们的生活充实起来。当他们没时间关注 Pi 币,对 “挖矿” 的执念也会慢慢淡化。
- 定期检查手机,提前拦截风险回家时可以顺口问一句:“妈,你手机里有没有一个叫 Pi Network 的 APP?我帮你看看有没有病毒。” 如果发现 APP,不要直接删掉,而是和父母一起看:“你看这个 APP 里的 Pi 币,根本不能换钱,咱们别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了。” 同时,帮父母开启手机的 “反诈预警”,减少骗子的接触机会。
最后提醒:防骗没有 “万无一失”,只能 “提前预警”
Pi 币骗局不是个案,从早年的 “原始股” 到后来的 “保健品诈骗”,骗子的手段一直在升级,但核心永远是 “利用焦虑、制造幻想”。对子女来说,阻止父母被骗的关键,不是 “等出事后补救”,而是 “提前关注、主动沟通”。今天回家,不妨花 10 分钟和父母聊聊 “最近在忙什么”,顺便检查一下他们的手机 —— 也许你的一次细心,就能避免一个家庭的财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