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来消息时,我正对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企微图标发呆。她刚结束一场长达五年的职场马拉松,裸辞那天在朋友圈发了张机票照片,配文"五个月后见,世界"。此刻她发来的语音里带着咖啡香:"这半年打算全职写公号,试试自己到底能折腾出什么花样。"
指尖悬在输入框上,我敲出又删掉那句"社保怎么办"。窗外的写字楼玻璃反射着夕阳,像极了七年前我刚入职这家公司时看到的光景。那时候我30岁,终于在漂泊多年后安定下来,才惊觉自己的社保缴费记录像被狗啃过似的——在深圳辗转的那些年,我跟着队友频繁换工作,最长的一份工没做满18个月,最短的只干了三个月。

那时候的我总觉得"社保是遥远的事"。公司不主动提,我也懒得问,总想着"反正也不会在深圳扎根"。直到上家公司开始强制交社保,我看着工资条上被扣掉的几百块还心疼过;直到后来办组合贷时,公积金账户里那点余额让银行经理都忍不住皱眉,我才后知后觉地意识到:有些东西,年轻时偷的懒,迟早要加倍还。
现在的我最怕算两个账。一个是房贷:每月3500元的月供里,公积金能抵扣的几百块像根救命稻草,要是断了社保连带公积金停缴,月供立刻涨到4000多。另一个是社保年限:系统显示目前缴费8年,按现行政策,我还得再交11年才能拿到退休金。每次看到同龄朋友晒出15年+的缴费记录,我都想穿越回20岁,给那个对社保嗤之以鼻的自己一巴掌。
裸辞的念头不是没有过。上个月连续加班两周后,我躲在楼梯间哭了十分钟,简历都编辑好了一半。可指尖划过"期望薪资"那一栏时,突然想起咨询灵活就业社保的电话——每月1400元,相当于我半个月的房租。朋友说"可以先只交医保,养老以后补",可我看着她失业一年来日渐憔悴的脸,怎么也没法说服自己"以后再说"。
那天最终给朋友回复的是"加油,等你更新"。关掉对话框,我点开企微处理未读消息,电脑右下角弹出社保缴费提醒。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写字楼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像无数个被生活困住的灵魂。我摸出手机给刚毕业的表妹发消息:"找工作一定要问清楚五险一金,别像我一样。"
三十七岁的我终于明白,所谓成年人的体面,有时候就藏在那每月按时到账的社保记录里。它不是束缚,是给未来的安全感打底。我依然会羡慕朋友说走就走的勇气,但也清楚自己此刻的"不敢",是为了老了能毫无负担地跳广场舞,是为了不给孩子添负担。只是偶尔会想,如果当年多懂一点,现在的我会不会有更多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