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 “艺术叙事” 到 “舆情风暴”:48 小时危机全复盘
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的合作,本想打造 “自然与艺术对话” 的高端符号,却因对生态风险的漠视,沦为一场公关灾难。
1. 预热:一场精心包装的 “自然艺术秀”
2025 年 9 月,始祖鸟以 “向上致美”“走进喜马拉雅” 为核心主题,预热与蔡国强合作的《升龙》烟花秀。品牌强调表演将在海拔 5500 米的西藏日喀则山脊呈现,通过 “东方巨龙” 的烟花意象,传递 “生生不息” 的品牌精神,试图将艺术感与高原自然景观绑定,强化高端户外定位。此时的宣传内容中,“尊重自然” 的关键词仍被反复提及,与品牌长期叙事保持一致。
2. 爆发:争议 24 小时,话题阅读量破 1.3 亿
9 月 19 日烟花秀落地,相关视频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网友发现,彩色烟花在雪山与植被间炸开的画面,与 “环保” 理念形成刺眼反差。9 月 20 日下午,# 始祖鸟携手蔡国强的烟花艺术引争议 #话题达到讨论高峰,截止 21 日中午,话题阅读量突破 1.3 亿,互动量超 25.8 万。

- 高原生态脆弱,烟花燃放是否造成土壤、植被污染?
- 品牌声称的 “生物降解材料”,是否有专业检测支撑其降解效果?
- 巨响与强光是否干扰当地野生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3. 失策:冷处理加速信任崩塌
面对愈演愈烈的质疑,始祖鸟与母公司安踏并未遵循公关 “黄金 24 小时” 原则及时回应,反而选择删除社交媒体上的烟花秀视频、海报等内容,试图以 “回避” 降温。这种消极姿态彻底点燃公众不满 —— 环保人士指责其 “拿自然当营销道具”,户外玩家痛批 “背叛‘尊重荒野’的初心”,普通网友则质疑品牌 “价值观双标”。直到 9 月 21 日上午 7:54,始祖鸟才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承认 “执行环节考虑不周”,却将核心问题归咎于 “作品呈现偏差”;蔡国强工作室随后也仅以 “虚心接受批评” 轻描淡写回应。同期,日喀则市政府成立调查组介入核查,进一步将事件推向公共监督层面,品牌话语权完全旁落。

二、价值观反噬:为何 “环保优等生” 栽了跟头?
始祖鸟并非没有 ESG 积累,恰恰是长期打造的 “环保人设”,让这次危机的冲击力加倍 —— 当行动与价值观脱节,前期积累的信任会以 “雪崩式” 速度消散。
1. 曾经的 “可持续标杆”:从理念到落地的铺垫
自创立以来,始祖鸟始终将 “环保与可持续” 作为核心竞争力:- 产品端:以 “少买但用得更久” 为设计哲学,推出 ReBIRD™循环计划,将旧衣物回收再造;淘汰供应链中的有害化学物质,承诺科学碳目标,甚至通过维修快闪店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形成 “耐用 - 维修 - 再生” 的闭环。
- 社群端:环保主题活动成为 “鸟粉” 文化符号,品牌通过线下体验、户外社群运营,将 “与自然共生” 的理念渗透到用户认知中。这些举措不仅帮始祖鸟树立了高端形象,更让公众对其形成 “环保标杆” 的期待,为后续的 “价值观反噬” 埋下伏笔。

2. 高端化野心下的致命失衡
被安踏收购后,始祖鸟加速中国市场高端化布局:全球首家 Arc’Lounge 体验空间落地北京王府中环,融合咖啡、艺术展览与装备体验;与 BEAMS、PALACE 等潮牌联名引发社交热潮;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2019-2024 年其中国区市占率提升 1.5 个百分点,成为全球最大市场。在这一背景下,《升龙》烟花秀本质是 “高端化 + 艺术化” 的营销延伸 —— 品牌想借蔡国强的影响力和喜马拉雅的稀缺性,进一步拔高调性。但致命问题在于,它忽略了 “场景与理念的匹配度”:在生态极其脆弱的高原燃放烟花,本身就与 “尊重自然” 的核心价值相悖,高端包装反而让 “功利性” 暴露无遗。
三、行业镜鉴:户外品牌 ESG 营销的 “生死线”
始祖鸟的危机并非个例,而是整个户外行业 ESG 营销困境的缩影。随着中国高性能户外服饰市场规模突破千亿(2024 年达 1027 亿元,2025 年预计增至 1213 亿元),头部品牌(THE NORTH FACE、Columbia、始祖鸟等前十品牌占比 59.8%)纷纷将 ESG 作为竞争筹码,但 “口号化”“形式化” 的问题普遍存在。

1. 行业 ESG 营销的 “正确路径”:从表态到落地
成功的 ESG 营销需要三层逻辑支撑,缺一不可:- 第一层:价值观表态,建立基础信任。将环境可持续写入品牌战略,明确可量化目标(如北面 “2030 年供应链碳排放减半”、Columbia “移除有意添加的 PFCs”),让公众看到长期承诺。
- 第二层:产品与体验落地,避免 “纸上谈兵”。将 ESG 理念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行动,例如始祖鸟的维修计划、Columbia 用再生面料制作雨衣、骆驼推出无氟冲锋衣,让抽象的 “环保” 变成具体的产品体验。
- 第三层:社群共鸣,积累情感资产。通过公益活动让用户参与其中,如 Columbia “玩徒净山计划” 组织徒步清理行动、探路者与西藏登山队合作推广极地环保,让 “环保” 从品牌口号变成用户的 “身份认同”。
2. 始祖鸟危机的核心警示:信任是 “易碎品”
户外品牌的 ESG 优势,本质是 “情感信任资产”。这种资产需要长期积累,但一次失误就能彻底摧毁 —— 当品牌为了短期营销效果,忽视与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前期所有的 ESG 铺垫都会变成 “反讽”。对所有户外品牌而言,始祖鸟的案例划出了一条 “生死线”:高端化、艺术化的叙事可以做,但必须以 “价值观底线” 为前提。ESG 不是营销工具,而是品牌生存的基础逻辑;危机应对不是 “公关技巧”,而是对用户信任的即时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