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三年!香港 “考公热” 为何热度不减?

收录于 金融财经 持续更新中
2025 年 10 月初,中国香港特区本年度公务员联合招聘正式截止申请。尽管在财政赤字超 800 亿港元的背景下,多个热门职位招聘名额缩减,但本次招聘仍收到约 2.07 万份申请,这标志着
2025 年 10 月初,中国香港特区本年度公务员联合招聘正式截止申请。尽管在财政赤字超 800 亿港元的背景下,多个热门职位招聘名额缩减,但本次招聘仍收到约 2.07 万份申请,这标志着香港 “考公热” 已连续三年保持热度,与数年前公务员辞职率攀升的态势形成鲜明对比。


招聘规模缩减,热门职位竞争白热化

本次 2025-2026 年度公务员联合招聘,聚焦政务主任(AO)、二级行政主任(EO)等五个学位职系。其中,政务主任与二级行政主任两大热门职位的招聘目标人数均较上一年度减少 —— 政务主任从 50 个名额缩减至 40 个,二级行政主任则从 200 个名额减半至 100 个。
名额缩减并未冷却报考热情。数据显示,40 个政务主任职位吸引 1.36 万人申请,平均每 340 人竞争 1 个岗位,这一竞争比甚至高于 2024 年(1.33 万人争 50 个岗位);二级行政主任职位虽申请总量与去年持平(约 1.8 万份),但因名额减半,竞争比激增至 183:1。香港特区政府公务员事务局指出,政务主任职位的申请人数已创下 2021-22 年度以来的新高,且不少应届毕业生与大学三年级学生成为报考主力,反映出年轻群体对投身公共服务的强烈意愿。

在综合赤字超800亿港元背景下,今年香港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以及区议会全体人员一致“冻薪”。图为添马公园附近的香港特区政府总部大楼外景


公务员体系:职能划分清晰,聘任原则公平

在香港语境中,公务员特指依据相关条款由政府直接聘用、薪酬来自政府库房的人员。按照香港行政学界卜约翰教授在《政府管治能力与香港公务员》中的分析框架,香港公务员可分为 “一般职系” 与 “部门职系”,这一划分源于特区政府 “决策 + 执行” 的双重核心功能:
  • 一般职系:承担决策辅助与行政协调职能,包括政务主任、行政主任、秘书及文书等岗位,是政府政策制定与落地的 “中枢纽带”;
  • 部门职系:负责专业领域执行工作,涵盖律师、医生、工程师等技术型岗位,支撑政府在医疗、法律、基建等领域的专业服务。
香港公务员聘任遵循 “公开、公平竞争” 原则,申请人只要符合入职条件,无论年龄大小均能获得平等遴选机会。以 2023-2024 年度聘任情况为例,最年长的获聘者 64 岁,最年轻者仅 18 岁。截至 2024 年底,香港公务员总数约 17.3 万人,占当地就业市场 “最大雇主” 地位,其中约 1400 人属于首长级公务员(多为署长 / 处长),月薪介于 25.7 万至 29.6 万港元之间。


报考热背后:高薪福利与市场环境双重驱动

香港居民对公务员岗位的热情,首先源于其显著的薪酬福利优势。对比私人市场,公务员岗位起薪高、福利稳的特点尤为突出:政务主任起薪达每月 6.1 万港元,二级行政主任起薪为 3.5 万港元,而香港普通大学毕业生平均月薪仅约 2 万港元。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直言,政务主任超 6 万港元的起薪,即便是跨国企业或本地金融机构也 “未必愿意给出”。
除了高薪,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进一步推高报考热度。近年来香港整体失业率上升,年轻人为追求稳定收入与职业保障,纷纷转向公务员这一 “铁饭碗”。人力资源顾问分析称,除薪酬外,公务员清晰的晋升阶梯、完善的福利体系(如医疗、退休保障),也使其在就业市场中具备极强竞争力 —— 经过近十年薪资持续上涨,香港公务员年度薪酬开支已接近 1500 亿港元,占政府经营开支逾两成,甚至超过 2024 年卫生(1279 亿港元)与教育(1157 亿港元)的单项预算。
值得注意的是,报考热的出现也与此前公务员流失率上升有关。2024 年 11 月特区政府提交立法会的文件显示,前一年度香港公务员流失人数约 9300 人,占总员额的 5.4%,其中六成是退休人员,另有 1.8% 为辞职,辞职率创下近十年第三高。为填补岗位空缺、扩大报考群体,特区政府在 2023 年 6 月调整政策,将招聘范围扩至下一届毕业的本科生与研究生(如 4 年制本科的三年级学生),进一步降低了报考门槛。


赤字压力下的改革:冻薪、缩编与效率提升

尽管公务员 “报考热” 持续,但香港特区政府正面临严峻的财政赤字压力 ——2024-2025 年度综合赤字超 872 亿港元。在此背景下,一系列针对公务员体系的调整措施相继落地:
  • 全面冻薪:2025 年 2 月公布的财政预算案明确,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机关及区议会人员一致 “冻薪”,暂停薪资上调;
  • 逐步缩编:为控制开支,特区政府计划在 2026-2027 年度、2027-2028 年度每年减少 2% 公务员编制,预计至 2027 年 4 月 1 日,总编制将减少约 1 万个职位。
与此同时,随着 “行政主导” 原则深化与 “有为政府” 建设推进,香港公务员体系也在经历功能与效率的改革。本届政府上任后,已先后更新《公务员守则》、推出 “行政长官表扬榜” 奖励计划、检视《公务人员(管理)命令》等,旨在推动公务员从 “被动等”“刻意躲” 转向 “主动改”。
针对当前公务员评核中 “大部分人集中在评级前段” 的问题(因 “好人文化” 或评级标准不清晰导致),公务员事务局透露,下一步将参考私营机构经验,改革评核机制 —— 未来加薪将与工作表现直接挂钩,打破以往主要依赖 “增薪点” 的模式,以激励公务员提升工作效率。叶刘淑仪还建议,香港可借鉴新加坡经验(新加坡 580 万人口对应 8 万公务员,香港 750 万人口对应 19 万公务员编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长远优化职系设置,减少冗余岗位。
从 “报考热” 的持续,到赤字压力下的改革,香港公务员体系正处于 “吸引力不减” 与 “优化调整” 的平衡中。如何在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的同时,实现财政可持续与行政高效,将成为特区政府未来的重要课题。

推荐金融财经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