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抖音直播间,红蓝灯光交替闪烁,将舞台切割成一片迷离的光影场。五六名年轻女主播身着亮片短裙站成 V 字队形,随着鼓点精准落下,齐刷刷完成高难度扫腿动作。屏幕上,顶级长腿特效拉伸着她们的身形,美颜滤镜抹去所有瑕疵,运镜则如电视综艺般流畅切换 —— 这场精心设计的视觉盛宴,每天都能吸引上万粉丝驻足,嘉年华、火箭等虚拟礼物在评论区此起彼伏,实时互动的热浪从未停歇。
这种由多名主播协同完成唱跳表演、实时与粉丝互动的直播形态,便是 2023 年后迅速席卷行业的 “团播”。如今,团播已成为各大直播平台的 “流量新宠”,仅抖音一家,平均每日开播的团播直播间就超过 7000 个。它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巧妙借鉴了电视选秀节目的玩法:设立打赏分成、跨团 PK、C 位争夺等机制,粉丝送出礼物能获得主播当面感谢,打赏金额达标者,甚至能直接点播舞蹈、决定主播出场顺序,乃至左右其去留。
头部公会的一场 PK 赛,曾将这种 “造富神话” 推至顶峰。据媒体报道,2022 年 7 月,头部娱播公会 SK 举办的公会赛中,旗下某女团成员的 “榜一大哥” 为助其夺冠,单晚豪掷 903 个嘉年华 —— 按单个嘉年华价值 3000 元计算,总打赏额超 270 万元。若按行业普遍的 20% 主播分成比例估算,该主播当晚收入便突破 50 万元。《三联生活周刊》更指出,主播单场打赏破百万、头部公会 PK 赛单场流水超千万元的案例,在行业内早已屡见不鲜。
“无需经验,上镜全靠美颜”“底薪 8k-60k + 高额提成”,招聘平台上的诱人条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渴望快速赚钱的年轻人。

团播招聘详情。图源:BOSS直聘
BOSS 直聘、小红书等平台的招募信息显示,多数团播公会对主播的要求极低,甚至明确 “不需要外向、不用盛世美颜”;少数对专业性有要求的公会,如 OST 公社,也仅额外要求 “掌握 K-POP 或 JAZZ 舞种、有舞台表现力”。在 “月入十万” 的诱惑下,不仅高校应届生纷纷投递简历,不少在校学生也休学加入,试图在团播赛道分一杯羹。

社交平台团播主播招聘信息。图源:小红书
00 后小丽便是其中之一。半年前,她看到团播行业兴起,抱着 “改变生活” 的想法,面试了佛山一家团播公司。“入团要过形象、舞蹈、表达能力三关,面试过了还要练舞、定妆、培训,最后再考核。” 经过一系列准备,小丽终于进入正式团,开始了 “每天 2-3 场直播,累计 4-8 小时” 的工作节奏 —— 这还不包括下播后的舞蹈训练,以及上播前 1-2 小时的妆造时间。
但镜头前的光鲜,很快被现实击碎。“最难受的是流量差,没人看就没流水,工资自然降,加上每月都有舞蹈考核,总怕自己下一秒就被淘汰。” 小丽透露,主播收入主要靠 “保底薪资 + 打赏提成”,她的保底是 8000 元,部分公司会根据舞蹈基础微调,而提成普遍在 20%-25%。不过,行业竞争远比她想象中激烈,最终她没能撑到合约期满,选择与公司和平解约。
24 岁的皮皮,同样是被 “高薪” 吸引而来。此前做过文员、出纳的她,偶然在小红书看到招募信息,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投递。尽管零舞蹈基础,但经过 10 多天培训、学会 40 多支小舞蹈并通过考核后,她成功留在广州一家直播机构,成为试播主播。“面试更看表现力和形象,但考核很严,一周要学四五十支舞,还要随机抽查跳三分钟。” 皮皮说,好在自己平时好动,勉强扛过了培训,但正式上岗后,工作强度才真正让她感受到压力。
她的日常作息,是大多数团播主播的缩影:早上 5 点起床,7 点到公司化妆做造型,11 点开始第一场直播,播满 2-3 小时后休息 1 小时,接着是 2-3 小时的舞蹈训练;若安排夜场直播,下午 2 点就要回公司补妆,5 点到 8 点、9 点到 12 点各播一场,下播后还得继续练舞。“每天在公司待 10 多个小时是常态,睡眠从来没超过 6 小时。” 皮皮解释,夜晚观众更多,公会都会优先安排夜场,熬夜成了主播的必修课。9 月 22 日晚,时代财经观察发现,抖音上两个在线人数 2000 + 的团播间,均在夜间开播,一场男主播比舞时粉丝直接刷嘉年华,另一场 “1V1 才艺 PK” 中,女主播靠随机舞蹈对决吸引了大量打赏。
更残酷的是,高强度工作未必能换来高收入。皮皮透露,抖音平台会先抽走打赏金额的 50%,剩下的 50% 归公会,主播最终只能拿到 “公会部分” 的 20%-25%—— 也就是说,粉丝刷 1 万元礼物,主播到手仅 1000-1250 元。“公司业绩最好的团,有人能月入十几万,但更多人只能拿 3 个月保底,7000-1.2 万元的保底拿完还没流水,就会被淘汰。”
即便是站在 C 位的头部主播,也不敢有丝毫懈怠。“哪怕是业绩第一,也得不断学习提升,因为替代者随时会出现。” 苏江传媒会长长江曾公开表示。作为抖音头部娱播公会,苏江传媒 2020 年成立于杭州,如今已拥有上千个线下直播间,其招聘信息中强调 “985/211 运营带队、每日复盘、专业舞蹈教练 + 明星化妆师”,试图靠精细化培养提升主播竞争力。除了苏江,OST、SK、七维动力等公会也借着团播风口崛起,而 “组织 PK 赛” 是它们吸引流量的核心手段。
这些 PK 赛分为对内、对外两种:对内是公会内部主播竞争,对外则是与其他公会对抗,胜负主要看 “音浪”“钻石” 等虚拟货币数量(衡量打赏转化能力),在线人数、弹幕数、点赞数则作为辅助指标。“人气高、转化好的主播,会有提成奖励和推荐位倾斜。” 一家团播初创公司负责人透露,为了争取资源,主播不仅要在镜头前不停跳舞,还得自掏腰包投资形象 —— 买衣服、做造型,“本质上是给粉丝提供情绪价值,形象不过关,粉丝就不愿打赏”。
皮皮如今已进入正式团,但仍在拿保底薪资,“因为票数不够”。她每天要播满 6 小时以上,还得运营社交账号:“会看粉丝留言,她们喜欢什么就改什么,不然没人愿意投资。” 不过她强调,这不是 “腆着脸要钱”,而是 “像朋友一样聊天分享”。但行业的规范化,正在压缩这种 “情感维系” 的边界 —— 今年 7 月,苏江传媒因 “主播私联粉丝、运营知情不报”,解除了两位人气主播的合约并开除运营,涉事女团无限期停播;随后帅库网络(SK 公社)也以 “主播私下与粉丝旅行” 为由解约,明确反对 “靠不正当方式走捷径”。
在秀场直播时代,主播靠私联粉丝、线下见面强化情感,撬动高额打赏的 “暧昧经济” 很常见,但如今平台严打违规行为,这类模式已逐渐失去竞争力。可即便如此,仍有年轻人源源不断涌入团播行业 —— 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只看到 “单场百万打赏” 的光鲜,城内的人却在经历 “10 小时连轴转、睡眠不足 6 小时” 的疲惫,以及随时可能被淘汰的焦虑。
皮皮们其实很清楚,团播是碗 “吃青春饭”,18-28 岁是行业默认的黄金年龄,24 岁以上的主播已属少数,“年龄大了,体力跟不上高强度舞蹈”。但在当下的就业环境中,“短时间赚大钱” 的诱惑,仍让他们愿意赌上青春,在灯光与镜头的包围中,奋力抓住眼前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