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天取经 vlog 追更中!已肝到第八十难,距离通关就差一步

收录于 游戏娱乐 持续更新中
Vlog 的 “真实纪元” 正在谢幕。
曾经,它是普通人记录早餐咖啡温度、通勤路上晚霞的载体,每帧画面都带着当下时空的呼吸感。而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你更可能刷到孙悟
Vlog 的 “真实纪元” 正在谢幕。
曾经,它是普通人记录早餐咖啡温度、通勤路上晚霞的载体,每帧画面都带着当下时空的呼吸感。而现在,打开短视频平台,你更可能刷到孙悟空举着手机抱怨 “取经第 996 天,刚救完师傅又要出发”,或是曹操在华容道逃亡时的第一人称视角 ——AI 正把 Vlog 从 “生活记录” 变成 “穿越剧场”,让我们在虚拟与真实的边界里,逐渐模糊了 “当下” 的定义。

取经路上,每天都有vlog更新。图源抖音@南瓜菌、


一、从 “记录生活” 到 “创造宇宙”:Vlog 的本质颠覆

传统 Vlog 的核心是 “真实的个体叙事”,而 AI Vlog 彻底撕碎了这一定义。它借了 “手持镜头” 的壳,内里装的却是用算法搭建的平行世界。
  1. 经典 IP 成了 “流量富矿”西游记、三国演义、封神榜不再是书架上的文字,而是被拆解成无数 “可追更” 的 Vlog 片段。你能看唐僧在女儿国纠结 “留下还是西行”,也能跟魏军小兵在赤壁战场 “躲箭逃生”,甚至能围观黄帝与蚩尤的 “战地报道”。这些 IP 自带群众基础,省去了 “教育用户” 的成本,成了创作者变现的捷径。
  2. “人人都是吴承恩” 的幻觉现在的创作者不需要文学功底,只要会用 AI 工具,就能给名著续写剧情。西游师徒能过彝族火把节、沙僧能在泼水节被祝福,甚至能路过 “XX 汽修服务中心”—— 本质上,这是用 “旅游博主的逻辑” 重构经典,用 “虚实结合” 的噱头吸引点击。教程的泛滥更让这种创作 “标准化”,你能做,我能做,最终只剩下同质化的 “穿越剧情”。
  3. 从 “看客” 到 “亲历者” 的沉浸陷阱第一人称视角是 AI Vlog 的杀手锏。它让观众从 “旁观故事” 变成 “走进故事”,这种沉浸式体验远比真人 Vlog 的 “日常琐碎” 更有爽感。但爽感的背后,是我们对 “真实生活” 的耐心正在流失 —— 毕竟,谁会愿意看别人的早餐,而不去看悟空打妖怪呢?

图源抖音@南瓜菌、


二、解构与消解:当经典 IP 遇上 “当代梗”

AI Vlog 对传统的解构,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彻底。它不仅改写剧情,更把当代人的焦虑、调侃塞进了经典的壳子里,让名著成了 “当代情绪的宣泄口”。
  • “996”“考编” 闯进西游宇宙在一些 AI Vlog 里,悟空要赶 “打妖怪 KPI”,八戒不想取经只想 “回高老庄考编”,唐僧甚至开起了 “斋饭吃播”。这些当代人熟悉的话题,让几百年前的故事突然有了 “共鸣感”,却也让经典的严肃性被彻底消解 —— 西游记不再是 “西天取经的修行”,而成了 “打工人的生存寓言”。

图源抖音@北三环向北、@小猫拿铁
 
  • “小人物” 也有了 “镜头权”过去的名著叙事聚焦主角,而 AI Vlog 给了 “配角” 存在感。奔波儿灞能拍自己的 “妖怪日常”,魏国小兵能记录 “战场摸鱼”,有人甚至调侃 “这才是抖音最初的样子,任何人都可以记录生活,包括魏国士兵”。但这种 “去中心化” 的背后,是内容的碎片化 —— 我们记住了小兵的逃跑,却忘了赤壁之战的历史重量。
图源抖音@现代小辉
 
  • coser 下岗,流量至上一两年前,用名著 IP 引流还需要真人 cosplay,现在 AI 直接包揽了所有工作。它能渲染千军万马的背景,能让孙悟空在蟠桃会上 “带货水蜜桃”,甚至能让慈禧太后逛颐和园、兵马俑游上海。人力成本省了,创意却没了 —— 所有解构都服务于流量,所有剧情都指向 “点击量”。


图源抖音@AI史莱嗨、@就扶墙老师


三、真伪危机:当我们在刷 AI Vlog 时,我们在失去什么?

AI Vlog 的狂欢,正在制造一场 “真实的消亡”。当下的内容生态里,真实记录、AI 增强的真实、纯 AI 虚构三者混杂,我们正在慢慢失去 “辨别真假” 的能力,甚至不再在乎真假。
  1. 真人 Vlog 的 “不可替代性” 正在崩塌传统 Vlog 博主靠个人魅力、独特经历吸引粉丝 —— 他们的焦虑、失误、小确幸,都是 “真实” 的证明。但 AI Vlog 的博主永远精力充沛,永远在戏剧冲突的中心,永远能提供最爽的剧情。当观众习惯了 “悟空打妖怪”,谁还会关心 “博主今天加班”?真人 Vlog 的 “真实价值”,正在被算法碾压。
  2. 算法推荐的 “信息茧房” 更厚了刷多了 AI Vlog,你会发现真人内容在推荐页里越来越少。算法会精准推送你喜欢的 “西游宇宙”“三国宇宙”,让你彻底沉浸在虚拟里。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旦开始,就很难再回到 “看别人真实生活” 的状态 —— 我们正在主动走进 “虚拟优先” 的陷阱。
  3. “真假美猴王” 的时代困境文章最后提出的疑问,或许是最扎心的:如果现在的世界也是一个 AI 制作的 Vlog,我们该如何分辨?现实里没有 “孙悟空” 帮我们辨明真假,甚至我们自己也慢慢不在乎 —— 毕竟,虚拟世界的爽感,远比现实的琐碎更有吸引力。而这,正是 AI Vlog 留给我们的最大挑战:当真实不再稀缺,我们还会珍惜真实吗?


结语:一场没有赢家的 “八十一难”

AI Vlog 的兴起,不是影像革命,而是一场流量驱动的 “内容狂欢”。创作者为了流量,把经典拆成碎片;观众为了爽感,把虚拟当成真实;而那些真正记录生活的真人 Vlog,正在这场狂欢里慢慢被遗忘。
我们都在经历自己的 “八十一难”:创作者为流量焦虑,观众在虚拟里迷失,而真实的生活,正在屏幕的光里,悄悄失去它该有的重量。

推荐游戏娱乐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