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奇观:新片集体遇冷,观众为何转头看老片?

收录于 书与影音 持续更新中
麦特影业老板陈励志的感慨颇具代表性——国庆档所有新片输给老片,尤其主投的《毕证明的证明》豆瓣开分、多平台热度均居首,票房却成国庆档真人电影最差,让他直言"怀

 

麦特影业老板陈励志的感慨颇具代表性——国庆档所有新片输给老片,尤其主投的《毕证明的证明》豆瓣开分、多平台热度均居首,票房却成国庆档真人电影最差,让他直言"怀疑继续做好电影的信念"。要知道,麦特去年主控的《好东西》还是冷档期黑马,中小成本斩获7亿+票房,豆瓣评分至今仍保持8.9,2025年暂无影片能及。
今年电影市场本有起伏:1月《误杀3》《小小的我》开了好头;春节档《唐探1900》36亿票房印证IP力量,《哪吒2》以单一市场20亿美元+票房震撼全球;清明档、五一档陷入低谷后,下半年凭借高口碑强势反弹,助推年度总票房达400亿。而国庆档的失利,让业内开始探讨:高口碑与票房是否脱钩?电影市场该如何高质量发展?


高口碑≠高票房?实为"好电影"标准升级

八年观影302部的铁杆影迷西西认为,"高口碑不再获高票房"是伪命题。她和身边朋友(年均观影25部,相当于20-40位春节档单次观影观众)买单的首要原因仍是"好看",只是标准已大幅提高——早年7分及格线如今升至7.8分,达标的影片才会"无脑冲",如《好东西》《捕风追影》《F1:狂飙飞车》都让她二刷三刷,单人和朋友合计贡献近800元票房。
郑州某影院张经理也认同"豆瓣评分膨胀"的现象,他见过片方雇人控分、粉丝狂热应援的场景。结合灯塔《2025暑期档洞察报告》,观众仍为好电影买单,但标准已不同往日。以国庆档为例,评分最高的《毕证明的证明》《震耳欲聋》均为7.4分,而暑期档先例显示,大鹏《长安的荔枝》(豆瓣7.6分,阵容、投资、宣发均优于国庆档新片)票房仅6.91亿,仅能做到"不亏"。
暑期档数据更具说服力:票房前三《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捕风追影》豆瓣评分均超8分,

最低的《捕风追影》也有8.2分;《F1:狂飙飞车》《罗小黑战记2》等破圈影片同样在8分以上。即便同为8分片,若题材、阵容或情绪带动不足,仍可能失利,如陈佩斯《戏台》。仅因国庆档便断言"高票房≠高口碑",未免过于悲观。


假期观影主力流失,影院与片方需主动破局

国庆档失利的另一主因是娱乐选择多元化。据中国演出协会数据,2025上半年话剧场次、票房同比分别增16%、3%,脱口秀成第二大品类,音乐剧等持续增长;国庆期间旅游市场更火爆,国内出游8.88亿人次、花费8090.06亿元,较2024年国庆分别增加1.23亿人次、1081.89亿元。而旅游人群与一二线观影主力高度重合,若影片无《长津湖》式全民爆款潜质,很难让他们在旅行中加入观影计划。

影院并非毫无作为:济南百丽宫影院排映《坪石先生》,上座率与反馈俱佳,主创对谈吸引数十万观众;全国影院也尝试过《想见你》CP党活动、《一闪一闪亮星星》"下雪"场、《哈利·波特》重映等创新形式。业内建议,影院需结合市场与自身实际调整排片,而非照搬院线参考;片方也应在大档期举办大规模看片会,让影院充分了解影片,以便前期合理排片。
眼下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的影院淡季,可能让业内悲观情绪持续一阵,但11月下旬贺岁档或成转机。毕赣导演、易烊千玺主演的《狂野时代》(文艺片+流量主演)有望获两三亿票房,后续《疯狂动物城2》《阿凡达3》定档11月26日、12月19日,合计拿小几十亿票房不难,加上元旦档《匿杀》等片,全年500亿票房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正如影迷西西引用海格的话:观众一直都在,只待一个契机被点燃。

推荐书与影音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