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加沙” 强度超 17 级!东莞、汕头多水库启动泄洪

收录于 社会文化 持续更新中
今年以来最强台风“桦加沙”正以“超强台风级”强度向我国华南沿海逼近,其路径较此前预报出现西调,预计于9月24日上午至前半夜在广东西部电白至台山一带

今年以来最强台风“桦加沙”正以“超强台风级”强度向我国华南沿海逼近,其路径较此前预报出现西调,预计于9月24日上午至前半夜在广东西部电白至台山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强度可达强台风级或超强台风级(14~16级,45~52米/秒)。中央气象台监测显示,9月22日5时该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已达17级以上(6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10百帕,七级风圈半径扩展至340~48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160~200公里,风雨影响范围覆盖广东、海南、广西等多地。
台风路径的细微调整源于多重天气系统博弈。气象专家分析,北侧副热带高压的退却速度与台风自身强度变化是关键变量:若副高维持较强,“桦加沙”可能更偏西南,主要影响粤西;若强度减弱则路径偏东北,珠三角将面临更大压力。此外,对流层高层的高空冷涡与南亚高压形成类似“双台风互旋”效应,进一步增加路径不确定性。目前台风已按预报于9月22日夜间穿过巴士海峡,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海面,预计24日登陆后将继续西行穿过雷州半岛。



全域防御:从“五停”到交通管制的极限应对

面对台风的极端性,广东省率先启动全域应急响应。东莞市于9月22日15时起在全市范围内分批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运、停业)措施,成为全省首个全面启动最高级别防御措施的城市。交通管控同步升级,国铁广州局宣布9月23日12时起逐步停运广东省内所有高铁及普速列车,9月24日全天全省铁路交通全面中断,恢复时间将根据台风影响动态调整。
国家级应急响应机制同步激活:9月22日14时,交通运输部将台风防御响应提升至二级并派出工作组赶赴广东;中国气象局维持重大气象灾害(台风)Ⅱ级应急响应;自然资源部于当日16时将福建、广东海洋灾害应急响应调整为三级,同步发布风暴潮与海浪橙色警报,要求沿海地区加固堤坝、转移人员,防范海水倒灌风险。


水利调度:多省市水库联动预泄腾库容

为应对台风带来的强降雨,华南多地水库启动联动泄洪机制。东莞市三大水库率先行动:黄牛埔水库于22日11时30分将泄洪流量从10.7立方米/秒提升至27.3立方米/秒;虾公岩水库13时开闸排洪,最大流量15立方米/秒,持续24小时;水濂山水库14时起以10立方米/秒流量泄洪,重点保障石鼓河沿线5个社区安全。
汕头、海南等地同步开展水利调度。汕头市潮南区于9月22日实施多库联动预排:五沟水库与大龙溪二级水库2时起以30立方米/秒初始流量泄洪,上金溪水库8时开启隧洞预排,流量5立方米/秒;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长茅水库因蓄水量达正常库容87.97%,于22日19时启动大流量泄洪,下泄流量达80立方米/秒,为台风防御腾出充足库容。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护重点

广东省三防办等七部门联合提醒,“桦加沙”具有强度极强、大风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极端性特点。公众需密切关注预警信息,远离排洪河道、沿海堤岸等危险区域;台风影响期间停止一切户外作业,避免前往山区、沿海等灾害高发区;沿海居民需提前做好门窗加固,储备必要生活物资,听从指挥做好人员转移准备。
目前,华南各地防御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各部门正按照“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原则,全面落实各项应急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台风灾害损失。

推荐社会文化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