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看年轻人旅游:玩得尽兴,花得克制,新消费逻辑显现

收录于 商业消费 持续更新中
一、繁荣数据下的行业寒意2024 年国庆八天长假,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勾勒出一幅出行盛景: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 24.32 亿人次,日均 3.04 亿人次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 6

一、繁荣数据下的行业寒意

2024 年国庆八天长假,交通运输部的统计数据勾勒出一幅出行盛景: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累计达 24.32 亿人次,日均 3.04 亿人次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 6.2%。景区的摩肩接踵、火车的一票难求、朋友圈的打卡热潮,共同营造出旅游市场全面复苏的表象。
但这份纸面上的繁荣,并未转化为旅游业者的切实收益。"人来了,钱没来",成为旅界酒旅社群里流传最广的无奈感慨,恰似一场笼罩行业的隐形阴雨。皖南热门线路的酒店出租率整体滑落 15%,头部连锁集团尚且 "吃不饱",中小民宿更难以为继;广西的酒店房价较去年下跌 20% 至 25%,受台风降雨影响,整个假期仅 4 天满房;山西阳城因连日阴雨,唯有 3 家婚宴撑起短暂人气,最终收入惨淡;"大理十年最差" 的评价,更是道尽了热门目的地从业者的失落。
高端酒店同样难逃颓势。绍兴新昌尊蓝山居、上海虹桥新华联索菲特等多家五星酒店入住率不佳,无奈将 "国庆不加价" 政策延续至春节,试图以价格让步吸引客源。而这背后,是酒店业整体供给过剩的行业困境 ——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国内在营酒店总量已超 36 万家,客房存量突破 1714 万间,市场早已陷入红海厮杀。


二、消费革命:年轻人重构旅行账本

与酒店业的寒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正在掀起的旅行消费革命。他们用实际行动重构着旅游的价值逻辑,催生出全新的出行生态。
"省钱金三角" 成为这个黄金周最鲜活的注脚。住宿端,自驾睡车、野外扎营成新风尚,洗浴中心、网吧甚至疗养院都成了临时休憩点。有游客分享,带家人去秦皇岛游玩仅花一千元,住车里自炊,去洗浴中心洗漱;更有极端案例显示,有人利用医院床位过夜,30 元就能享受充电、热水和空调。这种节俭模式甚至延伸至境外,香港大屿山贝澳营地因免费且设施完善,被小红书博主奉为穷游圣地,一度因内地游客扎堆而人满为患,直至台风 "麦德姆" 来袭才紧急清场,却也引发部分香港网民非议。
餐饮端的变化同样深刻。重庆荣昌区政府机关食堂国庆首日开放便涌入三千游客,58 元九道菜的套餐人均不足二十元,550 斤米饭与 250 斤卤鹅顷刻售罄;湖北黄冈 15 元四菜一汤、敦煌 20 元十八道菜的机关食堂,纷纷成为网红打卡点。而假期生意最火爆的餐饮场所,不是酒店里的米其林餐厅,而是累到表情麻木的鸡排摊位。
社交平台则为这场消费革命提供了技术支撑。从露营地选址、免费水源定位到性价比餐饮推荐,详尽的攻略让过去依赖胆量的穷游变得轻松可行。年轻人不再视节俭为委屈,反而将其转化为一种成就感,在分享与互动中构建起新的旅行价值观。


三、双向分流:市场分化的隐形脉络

若深入剖析消费数据便会发现,国内旅游市场正呈现出清晰的双向分流态势,而非简单的 "消费降级"。
一条脉络指向 "远方的奢华"。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日均 200 万人次进出国门,较去年的 187 万人次进一步增长。帕劳蓝洞、日本京都清水寺等境外目的地,随处可见讲着各地方言的中国游客。携程数据证实,出境游日均订单量已超过 2019 年同期,飞猪平台上出境旅游度假类商品平均客单价更是大幅超越 2019 年。其中,95 后扛起出游大旗,预订人次占比近四分之一,05 后独立旅行预订量同比激增 61%,成为增长最快的群体。
另一条脉络则是 "近处的轻盈"。在出境游分流高客单价消费的同时,国内市场兴起 "奔县" 热潮。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近百个县及县级市的酒店预订增速超大盘,四川九寨沟县、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等目的地的民宿预订量同比增幅均超九成。年轻人在短途旅行中践行 "轻消费" 理念:早餐靠便利店,午餐选路边小店,行李精简到极致,却带着帐篷、天幕、卡式炉等装备追求体验感。
这种 "远处承担贵和深,近处负责轻和满" 的账本逻辑,使得国内市场看似人潮汹涌,实则能拉高均价的核心消费已在国境线外完成结算。旅行社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长线跟团游强于短线,非一线城市欧洲团增幅迅猛,出境包车订单翻倍增长,高价值消费的离岸效应让国内酒店业承压更甚。


四、即兴时代:酒旅业的转型破局之道

国庆大考落幕,一个新的行业趋势愈发清晰:游客预订越来越临时,行程越来越即兴,消费越来越精打细算。
"凌晨三点下单、寄存行李后取消订单赶大巴" 的案例,成为当下酒旅生态的生动缩影。
携程数据显示,游客平均提前预订天数从 2023 年的 6.8 天降至 2024 年的 6 天,近三成旅客选择当天或提前 1 天预订,同比增加 6 个百分点。这种变化倒逼行业规则重塑,东呈、华住等连锁集团推出 "当天 18 点前免费退订" 政策,虽与国际惯例相悖,却精准契合了国内年轻群体的需求。
面对即兴出行常态化的趋势,部分酒店已开始供给侧改革。国庆期间,有从业者将房型拆分出多个价格档位,以实惠的小时房承接临时需求,把一天的生意拆分为三次成交,通过 "薄利多销" 改善收益。这种精细化运营思路,正成为行业破局的重要方向。
放眼未来,国内酒旅市场大概率将延续 "尾单增多、即兴主导" 的态势。对业者而言,破局的关键或许在于跳出低维内卷的价格战,从 "宏观豪华" 转向 "微观体贴"。界面新闻的行业分析指出,2025 年酒店业内卷将进一步加剧,头部集团市场占有率已突破 38%,近 20 家中小酒管集团进入破产程序。在此背景下,借鉴 "酒店 + 影音"" 酒店 + 电竞 ""酒店 + 社区服务" 等新业态,或将住宿空间转化为兼具旅行补给与本地社交功能的复合场景,才能在新能源车与帐篷的夹击下留住客人。
从数据繁荣到价值重构,这个黄金周如同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旅游市场的深层变革。对酒旅业者而言,读懂年轻人的账本逻辑,顺应即兴消费的市场潮流,方能在行业转型中找到新的生长点。

推荐商业消费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