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减产还爆单,蜜雪冰城们急了

收录于 商业消费 持续更新中
当广州珠江新城蜜雪冰城店员第 N 次对顾客说 “柠檬缺货,做不了柠檬水” 时,这场始于原料端的危机,已悄然蔓延至全国多家门店。作为蜜雪冰城售价 4 元的 “镇店
当广州珠江新城蜜雪冰城店员第 N 次对顾客说 “柠檬缺货,做不了柠檬水” 时,这场始于原料端的危机,已悄然蔓延至全国多家门店。作为蜜雪冰城售价 4 元的 “镇店之宝”,冰鲜柠檬水的断供,不仅让消费者难寻清凉,更揭开了全球柠檬产业链供需失衡的冰山一角。



一、柠檬 “身价翻倍”:从田间到市场的连锁反应

四川安岳县,这个占据全国 70% 柠檬产量、坐拥 48 万亩种植基地的 “中国柠檬之乡”,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产能困境。连续两年的异常天气,成为压垮产量的首根稻草 ——2024 年西南地区持续高温干旱,2025 年柠檬树开花季又接连遭遇倒春寒与酷暑,直接导致安岳柠檬连年减产。
产量下滑的同时,需求却在双向激增。一方面,西班牙、意大利、土耳其等全球柠檬主产区受极端天气影响减产,安岳柠檬成为国际市场 “替补选手”,2024 年出口额达 1.78 亿元,同比翻倍;另一方面,今年 7 月以来,互联网平台外卖补贴大战点燃现制茶饮消费热潮,蜜雪冰城等品牌订单爆单,仅安岳当地企业柠之恋,7-8 月订单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 50%。
供需失衡直接反映在价格上。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全国柠檬平均批发价达 15.01 元 / 公斤,较去年同期的 7.84 元 / 公斤近乎翻倍。在安岳产地,柠檬收购价更是上演 “过山车”——2025 年 2-3 月还维持在 3.6 元 / 斤,4 月后 “一天一个价”,7-8 月飙升至 9.5 元 / 斤的历史峰值,较往年 4 元左右的常规价翻了两倍多。


二、产业链承压:从果农到加盟商的生存挑战

柠檬价格暴涨,让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感受到了压力。对于安岳果农而言,看似高价背后藏着隐忧 —— 当前成熟的柠檬仅是少数,采摘耗时费力,6.5 元 / 斤的收购价仍高于集中采摘季水平,且能否持续稳定收益仍是未知数。

安岳县的柠檬
中游加工企业的日子更不好过。以柠之恋为例,这家年供应 1.5 万吨黄柠檬的企业,往年按 3 元 / 斤采购价计算,每月原料成本约 900 万元;当价格涨至 8 元 / 斤时,成本骤增至 2400 万元。为应对资金压力,企业不得不求助银行贷款,同时从囤货工厂调货、少量进口柠檬补充库存,勉强维持订单交付。
压力最终传导至终端加盟商。作为中国最大的柠檬采购商,蜜雪冰城 2023 年采购柠檬约 11.5 万吨,2024 年前 9 个月售出 11 亿杯冰鲜柠檬水。尽管其在安岳及重庆潼南建有 15 万亩合作种植基地,但仍无法满足需求。2025 年 6 月起,蜜雪冰城将全国各仓柠檬售价从 200 元 / 件(约 30 斤)上调至 255 元 / 件,上海、北京等多地门店也将冰鲜柠檬水从 4 元涨至 5 元。即便如此,浙江一位加盟商坦言:“旺季不缺货就不错了,利润肯定受影响。”


三、破局之路:短期调价与长期供应链博弈

面对危机,茶饮行业开始自救。一方面,品牌通过按批次锁定供应商价格、提前囤货,减少价格波动影响;另一方面,推出香水柠檬新品、增加进口柠檬采购,拓宽原料来源。
随着 9 月新一批安岳柠檬陆续成熟,市场价格已出现回调迹象。当地果农预测,进入集中采摘季后,价格将进一步下降,短期内缓解供应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全球柠檬主产区减产的大背景未变,供应链稳定性仍面临挑战。
对于蜜雪冰城这类依赖单一原料的企业而言,此次 “断柠” 风波既是警示,也是转型契机。如何通过扩大合作种植基地、建立多元采购渠道、完善供应链应急机制,避免再次陷入 “原料卡脖子” 困境,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课题。

推荐商业消费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