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决裂:科学家与 "反华" 立场的价值观碰撞
姚顺宇在个人博客中直言不讳地披露了离职的核心原因:40% 源于对 Anthropic 将中国称为 "敌对国家" 的强烈反对,剩余 60% 则涉及不便公开的内部信息判断。这位物理学出身的研究者,2024 年从加州伯克利博士后出站后投身 AI 领域,短短一年便成为 Claude 迭代的关键力量,却最终用 "Anthropic,与你共事很棒,但没有你我会更好" 的宣言,划下与旧东家的界限。姚顺宇的决裂并非偶然,而是 Anthropic 愈演愈烈的 "反华" 倾向的必然结果。2025 年 9 月 5 日,Anthropic 发布《更新对不支持地区的销售限制》公告,宣布立即停止向中资持股超 50% 的企业及子公司提供 Claude 服务,波及范围涵盖新加坡、香港等地的中资实体。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这份 "断供令" 发布前两天,Anthropic 刚完成 130 亿美元 F 轮融资,投后估值飙升至 1830 亿美元,较半年前增长两倍。
这场看似突兀的政策转向,实则是其 CEO 达里奥・阿莫迪长期对华立场的集中爆发。这位曾任职 OpenAI 核心团队、早期参与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建设的创业者,早在 2025 年 1 月就发布万字博文,质疑中国 DeepSeek-V3 模型 "不可能以 600 万美元低成本训练而成"。在 9 月的 AI+ DC 峰会上,他更将芯片对华出口比作 "拿国家未来做赌注",极力鼓吹技术封锁。

动因:技术焦虑与地缘政治的双重驱动
Anthropic 的激进政策,本质上是技术路线危机感与地缘政治裹挟的产物。作为以企业级 API 销售为核心收入来源的 AI 巨头,Claude 在 AI 编程领域与谷歌 Gemini 并称 "双雄",而中国市场正是其重要的技术应用场景 —— 字节跳动 Trae、腾讯 CodeBuddy、阿里 Qoder 等产品均曾接入 Claude 能力,其中阿里 Qoder 更是宣称编程能力比肩 Claude 4.0。真正让 Anthropic 感到威胁的,是中国企业在技术路线上的突破。DeepSeek 采用的 "蒸馏" 技术,能够以 "教师模型" 为基础快速训练出低成本高精度模型,这种创新直接冲击了 Anthropic 坚守的 "缩放定律" 与预训练主导路径。在达里奥看来,若继续向中国市场开放服务,无异于 "为竞争对手赋能",因此选择以放弃短期收入为代价,从源头切断技术扩散可能。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 2025 年持续加码的对华技术封锁,为 Anthropic 的政策提供了外部环境。从 EDA 软件全面断供到扩大 AI 出口管制清单,硅谷科技公司逐渐收紧对华合作,Anthropic 的 "断供" 既是顺应这种趋势,也是试图借助政策壁垒维护自身技术霸权的主动选择。有趣的是,在疏远中国市场的同时,Anthropic 宣布 2026 年将在印度班加罗尔设立办事处,因其已成为 Claude 的第二大消费市场。
反击:国产大模型的 "替代之战" 与行业变局
Anthropic 的 "断供令" 意外点燃了国产大模型的替代浪潮,一场没有硝烟的技术暗战迅速打响。行业公认的 "御三家"—— 阿里通义千问、DeepSeek、Kimi 率先亮剑:9 月云栖大会上,阿里一次性发布 7 个大模型,Qwen3-Max 能力再升级;Kimi 在断供当天便推送 K2-0905 版本,优化编程能力与响应速度,随后推出 API 半价活动;DeepSeek 则通过持续技术迭代与降价策略巩固优势,其海外影响力早已成为中国 AI 企业的代表。更多玩家迅速跟进形成合围之势:智谱推出 Claude 用户 "一键搬家" 服务,提供 2000 万 Tokens 免费体验,GLM-4.5 编码套餐价格仅为 Claude 的七分之一;商汤科技 "日日新 SenseNova" 附赠 5000 万 Tokens 体验包,并配备专属迁移顾问;京东云则推出 JoyCode+JoyBuilder 组合方案,助力开发者平稳过渡。
这场替代战也暴露出国内行业的深层挑战。开源模型厂商陷入 "低价内卷",不仅要应对同行的折扣竞争,还面临云厂商的 "截胡"—— 阿里云、腾讯云可将开源模型以远低于官方 API 的价格打包销售。Kimi K2 发布后被海外多平台部署的案例,更凸显开源玩家 "为他人做嫁衣" 的商业化困境。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科技巨头的布局已显现新趋势。Anthropic 断供两周后,AWS 在 Bedrock 平台上线阿里巴巴 Qwen3 与 DeepSeek V3.1,这种 "对手间的合作" 源于其 CEO Matt Garman 的判断:"没有一个模型能适应所有场景"。此举不仅是 AWS 构建生态护城河的策略,更印证了中国 AI 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核心地位 —— 这种行业认可度,正成为华人科学家回流的重要底气,另一位前 OpenAI 研究员姚顺雨也已在考虑加入国产团队。
从姚顺宇的决绝离职到国产模型的集体突围,Anthropic 的 "断供" 事件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 AI 领域价值观冲突、技术路线博弈与市场格局重构的复杂图景。在这场科技竞争中,封闭或许能赢得短期壁垒,但开放与创新才是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正是中国 AI 企业正在证明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