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被营销号写成年入百万后,终于治好了我的焦虑

收录于 大健康 持续更新中
  看到《2025 年,年入百万的 10 大自媒体 IP 赛道,排在第一的你想不到》这个标题时,我攥着手机的手都紧了。同样是做自媒体,为什么别人能年入百万,我却连公众号的广告分成都快

  看到《2025 年,年入百万的 10 大自媒体 IP 赛道,排在第一的你想不到》这个标题时,我攥着手机的手都紧了。同样是做自媒体,为什么别人能年入百万,我却连公众号的广告分成都快看不见了?比起自己的挫败,网友的 “成功” 才更让人辗转难眠。

  我的生活像是被按下了故障键,所有计划都在脱轨。原本要合作出书,整个编辑部突然解散;谈好的推文合作,临签约前对方突然失联;投出去的小说石沉大海,论文写了半页就卡在原地…… 我每天被焦虑裹着走,明知焦虑没用,却像陷在泥里一样拔不出来。

  最折磨人的是,我赖以为生的写作灵感,也跟着焦虑一起消失了。都说 “文章憎命达”,逆境该是创作的燃料才对,可我现在连提笔的勇气都快没了。坐在电脑前半天,光标闪来闪去,脑子里要么一片空白,要么满是杂乱的情绪,最后只能对着屏幕叹气 —— 想说的话堵在喉咙里,说出来怕矫情,不说又憋得慌。

  更糟的是,情绪的崩溃开始反噬身体。先是严重的便秘,西梅、火龙果、酸奶、乳果糖轮番上阵,肚子还是胀得难受;接着带状疱疹复发,半夜疼得直冒冷汗,根本睡不着;然后胃痛、背痛、腰椎痛找上门,连生理期都乱得一塌糊涂;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紧跟着发作,气道高反应又引发了好久没犯的惊恐发作。我颤抖着翻箱倒柜找药,翻遍了抽屉、书包、衣服口袋,等终于服完药平静下来,才发现地上被我翻得一片狼藉。

  我跟叨叨昕吐槽:“以前看电影里小说家焦虑发作,按着心口找药的样子,还觉得是演得夸张,原来真的会这样。这么算下来,我倒离‘作家人设’更近了一步。”

  他却笑着说:“你已经很棒了,控制不了焦虑就接纳它,换个积极的角度看。能有这种心态,你早晚会熬过去的。”

  这话让我想起之前朋友的烦恼 —— 她的孩子成绩不错,却总把时间花在打游戏上,她总说 “再努力点就能考更好的大学”。当时我还安慰她,可转头就对着自己叹气:我又何尝不是这样?总在后悔 “如果当初再努力一点”。

  如果我更新频率再高些,是不是能多赚点钱?如果当初早点开公众号,是不是早就积累起庞大的粉丝群?如果粉丝够多,行业寒冬来临时是不是能更 “抗跌”,不用天天被流量焦虑、阅读量焦虑追着跑?

  可我心里清楚,人根本不可能百分之百拼尽全力。休息、娱乐、打游戏不是浪费时间,是给紧绷的情绪松绑。太用力的人,要么成功,要么崩溃,而大多数人,都在 “努力” 和 “崩溃” 之间挣扎。

  好在最近我找到了新的解压方式 —— 用天文望远镜看月亮。叨叨昕以前总买些 “没用的小玩意儿”,棉花糖机、崩炒米机、孵蛋机、显微镜,还有这台天文望远镜。以前我总嫌这些东西占地方,现在却成了我的救赎。

  晚上对着月亮调好焦距,看到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陨石坑和环形山时,我好像真的踏入了一片无人之境。没有催稿的消息,没有数据的压力,没有焦虑的念头,只有我和这片清冷的月光。难怪古人想 “乘风归去”,原来月亮真的能装下所有烦心事。

  某天晚上,我终于忍不住点开了那篇 “年入百万” 的文章,想看看同行们到底是怎么 “逆袭” 的。可点开内容的瞬间,我直接气笑了 —— 我的公众号居然赫然在列,排在第一的 “黑马赛道”,连我自己都想不到。

  我必须在线辟个谣:我们从没做过社群运营,没聊过海外升学,没聚焦过科创竞赛,更没靠 AI 工具提效。最重要的是,我们根本没年入百万。当然,我没有说这些领域不好的意思,只是不想被人硬按上 “成功案例” 的帽子。

  后来我才想明白,为什么会有人瞎编这种故事。比起 “大多数人都在努力活着” 的真相,人们更愿意相信 “逆袭暴富” 的神话。“月入百万”“弯道超车”“轻松致富” 的字眼,能轻易勾起人的焦虑和攀比心 —— 你看,别人都成功了,你还在原地踏步,再不行动就晚了。

  更讽刺的是,我们的公众号一直想做 “反焦虑” 内容,却被营销号塑造成 “解决中产家长升学焦虑” 的 “成功 IP”。在贩卖焦虑成常态的当下,我们的初衷被彻底扭曲,反而成了别人佐证 “赛道风口” 的工具,活脱脱像 “从《不要断章取义》里摘抄断章取义”,荒唐又无奈。

  现在我终于想通了,市面上大多成功学故事,都是带着目的性的 “滤镜产物”。媒体上的成功者,永远只展示高光时刻,却没人告诉你他们踩过的坑、摔过的跤。而我们这些 “半温不火” 的普通人,经历的狼狈、挫败、挣扎,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不过也多亏了这篇瞎编的文章,我反而松了口气。原来网上那些 “成功案例”,可能根本就是营销号编出来的。既然如此,我又何必跟一个 “假故事” 较劲?以后的日子,不如多看看月亮,少焦虑点 “百万”,好好写自己的字,好好过自己的生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

推荐大健康

苏公网安备 11011xxxxx号 苏ICP备2025192616号-1